美方突然宣布:暂停!
美国参议院共和党领袖约翰·图恩20日向记者透露了这一消息。他说:“我仍然认为,该法案是美国总统可用来迫使俄方坐到谈判桌前的一个工具。至少目前,我们将暂停推进该法案。”
美国参议院共和党领袖约翰·图恩20日向记者透露了这一消息。他说:“我仍然认为,该法案是美国总统可用来迫使俄方坐到谈判桌前的一个工具。至少目前,我们将暂停推进该法案。”
俄乌冲突的根源可追溯至2014年乌克兰的政治危机,该危机最终演变为一场持续的武装冲突,并在2022年发展为俄罗斯的“特别军事行动”。以下是根据事件发展脉络对冲突起源的梳理。
俄乌冲突从2022年2月24日打响,到2025年9月27日正好1314天,这么长时间的拉锯战,顿巴斯前线一直卡得死死的。乌克兰军队在那儿驻扎了20万兵力,靠着一条电气化铁路源源不断运补给,一趟火车拉几百吨155毫米炮弹,一晚上就能轮换一个旅的部队。红军城这些阵
“阿夫杰耶夫卡第二道防线被撕开口子”的消息刚传到基辅,泽连斯基办公室外那排原本用来直播的国旗背景板,连夜被撤掉一半——镜头里不再需要“一切尽在掌握”的昂扬,只剩一张空荡的蓝色幕墙。
尽管乌克兰方面调遣了最精锐的部队,但其在多布罗波利耶方向的 “反攻” 仍以失败告终。乌克兰宣传人员曾宣称存在三个 “包围圈”,分别位于库切罗夫亚尔、十月镇(沙霍夫卡)地区和迈亚卡,声称俄军已陷入这些包围圈。然而,即便是一直为乌克兰民族主义摇旗呐喊的战争研究所(
当顿巴斯的冻土被炮火反复翻耕,黑海的浪花卷着硝烟漫过第聂伯河,这场持续数年的战争早已跳出"攻防胜负"的简单规则。
9月23日,特朗普突然在社交媒体上发话,称乌克兰有望收复全部失地。要知道几个月前,他还不停催促乌克兰接受割地换和平,口气就像交易谈判。如今却突然大翻转,连泽连斯基都承认这是一个“重大转变”。
乌克兰和西方盟友相信,巴赫穆特仅仅是开始,俄乌冲突一周年即2023年2月24日到来之际,俄军会在多条战线同时发动大规模攻势。英国国防部长本·华莱士在2月15日语出惊人道:“我们估计,俄罗斯陆军97%的兵力都在乌克兰。”
说起俄乌冲突,这事儿从2022年2月打到现在,2025年9月都快满三年半了,俄罗斯军队的伤亡数字已经不是67万那么简单,根据乌克兰国防部的统计,总伤亡人数已经超过110万,包括阵亡、重伤和丧失战斗力的。
2025年秋,这里的战局不再呈现僵持的态势,而是出现结构性转变——乌克兰军队经营数月的城西防区,在数天之内被俄军多方向穿透。
2025年9月,俄乌冲突在顿巴斯地区进入终极决战阶段。俄军一改常规战术,将战略目标锁定乌军后勤“生命线”——煤矿通风井系统,以FAB-5000型“超级炸弹”实施精准摧毁,导致大批乌军被困地下,非战斗减员激增,战场局势急转直下。
2025年9月,俄乌冲突迎来关键转折。普京连出“军事、外交、经济”三记重拳,彻底打乱西方布局,泽连斯基被迫释放谈判信号,而波兰的突然转向更让局势扑朔迷离。
顿巴斯为何成为“绞肉机”?这片位于乌克兰东部的工业区,是俄乌双方争夺的战略要地。对俄罗斯而言,控制顿巴斯既能保护本土安全,又能打通连接克里米亚的陆地走廊;对乌克兰来说,这里是重工业基地,更是国家主权的重要象征。双方都投入了精锐部队,坦克、火炮、无人机轮番上阵,
事实上,特朗普如此暴躁是有原因的,毕竟上个月15号和俄罗斯总统普京会面结束后,全世界都以为俄乌冲突能够很快结束,结果眼看又是一个月过去,停战依然遥遥无期。
自2023年起,乌军工程部队开始系统化改造:首先清理积水、修复塌陷的主干井道,接着在关键节点加固混凝土结构,并布设电力与通信线路,确保深处依然具备指挥和生活条件。
随着春季来临、大地解冻,顿巴斯地区的黑土地逐渐变得泥泞难行。这片被战火反复蹂躏的土地,即将迎来又一个影响战局的关键变量——后勤保障。
弗拉基米尔·泽连斯基在周二发表的一次采访中表示,普京告诉特朗普和美国驻乌克兰特使史蒂夫·维特科夫,他打算在几个月内占领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。
毋庸置疑,目前乌克兰已经到了十分危险的境地。兵员和装备消耗巨大,弹药和物资短缺,后勤和基础设施遭受重创。工厂停工,农田荒废,工业产值不断下降,军费支持不断高升。
泽连斯基在9月9日播出的美国广播公司新闻采访中表示,普京已向白宫和美国特使史蒂夫·威特科夫表明,他意图在2025年底前占领乌克兰东部的顿巴斯地区。
"只要俄罗斯没完全占领乌克兰,我们就没输!"——当泽连斯基在9月最新采访中抛出这句话时,国际舆论场瞬间炸锅。要知道,这位乌克兰总统过去两年可是把"收复每一寸领土"喊得震天响,如今却突然承认"部分失地≠失败",这180度转弯背后,究竟藏着怎样的无奈与算计?更耐人